在湖北石首的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二期车间里,40多个高端牛仔服装纱线定制品种正同步生产,机械臂精准操作、5G设备实时传输数据,偌大的车间内工人寥寥无几,这一颠覆传统纺纱业“千人纱万人布”的场景,正是企业以智能制造破局转型的缩影。德永盛纺织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效率与质量的自我革命,而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
只需要在电脑上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工艺调整,数字化大屏上实时跳动着生产效率、能耗等数据。自2019年起,企业投资超5亿元引进德国、意大利等国际顶尖设备,建设5G全连接工厂,用工人数从580人锐减至330人,生产效率却从83%跃升至98.8%,纺纱品种突破2万个,形成从棉花种植到高端纱线生产的全产业链。然而,这场转型在2024年遭遇关键考验。企业二期技改项目推进到中期时,资金缺口成了“拦路虎”,转机出现在工商银行石首支行的主动对接上。在央行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出台后,该行迅速联动发改、工信部门锁定目标企业,为德永盛量身定制“技改贷款”专项方案。
工商银行石首支行了解到湖北德永盛二期项目技术改造存在资金缺口时,该行简化流程、保障专项规模并给予利率优惠,加快贷款投放。为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00万元,结合再贷款政策与其他金融工具形成叠加效应,通过贴息政策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累计为该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百万元。
这笔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企业在数字化赛道上加速奔跑。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5G全连接工厂,全面完成了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转型升级。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改造,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纳税金额、产品销售以及市场综合竞争力都大幅提升。
一根纱线,串联起千年技艺;一笔贷款,激活了传统产业的智造基因。如今的德永盛,10万锭智能化纺纱设备昼夜运转,400型棉花加工生产线高效协同,产品远销海外高端市场,成为湖北省纺织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记者: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