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洲沙滩子社区位于S220省道边,面积3.2平方公里,1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865人,党员44名,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社区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率带、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发展共建模式,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共同缔造”活动。
合拍探索共治路。社区先后在6组、9组召开了户主会,征求居民建议。提议最多的是俊峰公路沿线沟渠不畅、电线杂乱、墙体破旧问题,沿线居民均建有鸡舍菜栏,改造呼声极高。为改善湾组容貌,邀请市级规划团队对俊峰公路沿线规划设计,着力改善沿线人居环境现状。
在党群服务中心、共同缔造长廊、俊峰口袋游园、观豚湾等设立居民协商议事点。成立以乡贤为代表的“游园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共谋组织,共同梳理社区存在问题。规划团队综合各方意见,每家每户上门沟通房前屋后的整修方案,摸清群众改造意愿,拿出最终设计方案,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为加深居民对“共同缔造”的理解,社区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到周边乡镇参观学习,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引导居民参与共同建设,参加人员对共同缔造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合力共建幸福路。为了打开“共同缔造”工作局面,社区最先争取党员的带头支持。由周秋莲、谭银昌等几名无职党员带头无偿投工,参与沿线环境整治,其他居民也逐步加入。改造方案敲定后,采取居民筹资、社区筹工形式。居民自费购置房前屋后整修的原材料,以“三清四化”活动为抓手,自行拆除广告牌、清除“牛皮藓”,迁移鸡舍笼,清理废旧物,整治好自家菜园。组级自行完成湾组的危房、空心房的拆除、清运工作。管委会对限期拆除的房屋,按每户800元奖补给组。社区按设计规划做好整治项目建设,清理沟渠,迁移电线,美化墙面,湾组的环境得到质的改善。为节约改造成本,社区就地取材,利用天鹅洲泵站建设堆积的泥土填埋沿线不平整的低洼菜园,多余砖块整修菜舍围墙,节约建设成本。
俊峰公路末端有一处居民口中的“杂物码头”,几组交界,地势低洼,树枝垃圾乱堆乱放。共同缔造活动前期,居民普遍参与热情不高,意向不强,认为此处的建设应由社区承办。社区在群众不理解、资金较紧缺的情况下,诚邀乡贤--重庆俊峰集团董事长亲到整治现场,邀请部分党员群众代表陪同,捐资100万元用于文化广场、俊峰口袋公园修建。并且建设由社区的党员带头承建。6组、9组的居民也逐渐响应,积极参与,主动免费运输“杂物码头”的树枝垃圾,居民代表参与监工,2户居民主动让步房屋周边空地,用于游园建设。社区各组实行每月人居环境检查,结果公示,提升居民荣誉感。建立“积分超市”,将群众参与的活动折算为积分,积分实行3月一兑换,50积分起兑日常实物,居民感觉新颖,热情高涨。社区组建了50个人的“网格啄木鸟”队,并对建设共管责任区等5个项目进行认领,在重点管护区进行挂牌命名,明确管护责任人和职责,提升居民的责任感。
合心共享幸福路。今年,评选出10户最佳卫生户。完成了俊峰公路沿线道路整形、沟渠清理,见缝插绿120棵、杆线改迁780米,完成沟岸景观1800米,墙面美化2500平方米,湾组容貌焕然一新。建成了乡贤文化广场、乡贤口袋公园,建设缔造长廊和共享亭3个,基础设施与服务更加完善,居民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场所,享有齐备的设施与服务。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对获奖的个人颁发奖励。评选出了14户“十星级文明户”,2户“美丽庭院”,树立“家和院净人美”标准导向。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乡风更加文明,共同缔造理念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