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首市团山寺镇长安村的智能育秧中心里一片繁忙,这里正为春耕紧张培育优质秧苗。
踏入育秧中心,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作,配土、播种、覆土、喷淋等工序一气呵成。长安村党支部书记赵文龙介绍,以往十几个人忙活一小时仅能完成70盘育秧,如今育秧工厂一小时能产出600多盘,效率提升近9倍。
这座占地2184平方米的智能育秧中心采用玻璃结构的设计,配备恒温恒湿系统和水肥药一体化喷灌设备,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与生态友好理念的结合。水肥管理员张红称,之前种下的秧盘如今已见绿,预计10天后就能进行机械化插秧。智能化育秧不受天气限制,出苗率更高、生长周期更短,还能抵御极端天气。该育秧中心单季可满足3000亩稻田用苗,加上原有的钢架育秧大棚,能为长安村及周边7000多亩农田提供优质秧苗。
长安村作为鸭蛙香稻核心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2023年建成粮食烘干厂,今年3月智能育秧中心投入使用,自动化水稻播种线、大米加工厂等项目正在建设,预计6月底全面竣工。村里成立了三家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据悉,全产业链贯通后,从稻种到大米的全流程成本将降低15%,预计带动农户增收超20%。如今,长安村借助智能育秧,朝着“智能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大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记者:孙诗宇;通讯员:李文静;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