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绿意盎然。走进石首市绿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辣椒苗、黄瓜苗、西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间苗、浇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这批辣椒苗茎秆粗壮、叶片肥厚,移栽后成活率能达到99%以上。”
绿源合作社负责人罗桃香轻抚着嫩绿的辣椒苗,眼里满是笑意。作为石首市最大的集约化蔬菜育苗基地,绿源合作社凭借先进的育苗技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多项指标,实现了育苗过程的精细化管控。
“以前靠土法育苗,一遇倒春寒就损失惨重。”罗桃香回忆道。如今,绿源合作社利用高标准大棚和现代设备,不仅增强了秧苗的抗病性,还缩短了育苗周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保持在60%,每天定时通风……”罗桃香说,像黄瓜苗,以前需要45天,现在有了适合的条件,35天就能移栽,提前上市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
“合作了六年,绿源培育的菜苗很可靠。”六年前,石首绿佳蔬菜合作社经过对比,选用了绿源培育的菜苗。绿佳负责人唐杰表示,绿源菜苗生长快、品质优、产量稳。
“我们不仅要让菜农买得放心,更要让他们种得省心。”罗桃香不仅是合作社的负责人,还是高级农技师,更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蔬菜医生”。她的手机常常收到菜农关于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咨询信息。“叶片发黄,症状表现为缺镁症,建议叶面喷施硫酸镁溶液……”对于这些问题,罗桃香总是耐心解答,提供处理意见。
凭借过硬的技术、优质的菜苗、良好的口碑,荆门、潜江、宜都等周边地区的订单蜂拥而至,绿源合作社不仅助力了区域农业生产,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为了支持绿源合作社将育苗产业做大做强,新厂镇先后于2023年和2024年分两次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帮助合作社新建了6000平方米的高标准育苗大棚,瓜菜育苗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年育苗能力达到一千万株。此外,合作社持续加大投入,对育苗基地进行提档升级,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物流仓库、33个标准大棚,并配备了自动化生产设备。
如今,绿源合作社的育苗品种从蔬菜扩展到水稻,水稻育秧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育秧能力可满足8000亩的种植需求。近日,合作社还与新厂镇星光村的黑米基地达成合作,为3000亩黑米种植提供育秧支持。
在绿源合作社的带动下,新厂镇的蔬菜产业焕发出新生机。60多岁的村民王梅秀在合作社务工,每天给菜苗浇水、间苗,每月能挣3000元。“以前就种点自家菜,现在成了‘职业菜农’,收入可以补贴家用。”她笑得合不拢嘴。
新厂镇经发办主任靳丰豪算起“共富账”:绿源合作社每年带动2400人次务工,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年增收15万元。
“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民生账、发展账。”靳丰豪说。今年,新厂镇将继续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绿源合作社进行育苗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将绿源合作社打造成为江汉平原最大的育苗基地,辐射带动更多乡村走上振兴之路。(记者:张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