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高陵镇流合垸村老党员李万云已年逾花甲,但主动请缨,24小时坚守在抗旱一线,承担着最脏最累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流合垸村位于高陵镇西南片,处于该镇引水末端,并且全村地势在周边较高,取水极为困难,全村近4000亩正在包浆的水稻面临减产灾情。
在严峻的形势下,流合垸村制定了三级引水方案,决定开启村内沿红旗渠的所有泵站,逐级引水。61岁的老党员李万云以前在村里分管过水利工作,旱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找到村里,主动承担了村内五横渠泵站的看护任务。
五横渠泵站负责流合垸村三个小组600多亩稻田的供水任务,水泵需24小时开机,李万云就吃住在泵房,顶着高温酷暑,一会儿到主渠里开挖引流沟引水到泵房附近,一会儿一头扎入浑浊的水中,清理抽水管底端的垃圾杂物,确保泵机抽水畅通,流量充足。
高陵镇流合垸村党支部书记郑勇介绍,渠里的水少,为了这个泵站的流量,李万云同志每天都要下水十多次来清障。
为了保证导流通畅,流合垸村新挖了3.5公里长的导流沟,尽量把水提灌到更多的田块。在这些导流沟旁,也总是能看到李万云忙碌的身影,巡查有无渗漏、整修导流沟、除杂清障。一天下来,李万云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困了也只能在条椅上打会盹,但李万云没有过一句怨言,已经在抗旱一线连轴转了半个多月。李万云同志不仅要负责泵站的找水、取水,还要和对全村的小渠道、U形槽进行巡查,基本上是24小时不休息,为全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记者 张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