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本期问题
新型城镇化提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中心城区集聚度不高,带动作用仍感不足?
市住建局
问题剖析:
新型城镇化是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近十年来,虽然我市城镇化发展迅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却导致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宜居性、韧性不足,市政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人居环境质量不高,城市病显现,短板弱项较多,老问题未全部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导致城市能级不高,带动作用不足。
整改措施:
一是精心规划提品位。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结合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谋划项目选址,避免今后走弯路,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建设混乱、村庄建设散乱差等问题。
二是谋划项目补短板。通过城市更新行动,以项目为推手,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实施老城区改造、完善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完成2022年18.13亿投资目标,逐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全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宜居舒适、精致秀美、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努力实现“三个翻一番”的目标。
三是城乡融合促发展。完善城乡融合配套服务功能,搞好行业服务,做好房地产市场及住房保障工作,加大中心城区购房农村居民的保障力度,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提高人口集中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更好地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社会资本支持,优化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带动作用。
市城管执法局
问题剖析:
一是城市配套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及相关配套还不够健全,城区吸引度不高。
二是城市管理不够精细。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如市容秩序不优、市政设施维修不及时等,导致石首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
三是城管服务有待提升。对基层、对群众工作有时做得还不够到位,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力度不够强,一些反映较多的占道、垃圾、油烟等问题容易出现反复。
整改措施:
一是打造最干净的城区。坚持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城区门店、单位院落垃圾收运全程“不出院落、不落街面、不漏污水”;深入推进“四大行动”,即大清扫、大劝导、大整治、大落实;清洗作业继续推行夜班“深度清洗”“借雨洗路”等作业模式;深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活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完善;组织动员市直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奏响“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强劲音符。
二是打造最有序的城区。加强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牵乱挂、乱堆乱放、违法建设和渣土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遏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抓好园林绿化管养管护,进一步提升管养效率和园林景观水平,完善市政设施维修抢修反应机制,推进公园游园精细化管理。推进农贸市场达标升级三年行动,提升市场服务功能水平。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抓好违法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优化查违拆违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巡查频次,加大查处力度。
三是打造最有活力的城区。巩固提升“南岳山社区美丽街区”建设成效,结合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试点、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谋划启动“解放中路美丽街区”建设,努力提升城市能级。利用小型规划绿地、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为市民建设小巧精美的绿色休憩空间,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同时,抓好主次干道绿化景观工程,对老旧绿化带进行提档升级,呈现“四季花开、七彩花城”的景观效果。
四是打造最满意的城管。培育和践行“精诚奉献”的石首城管理念,使之成为城管铁军的“魂”。探索“准军事化”的执法队伍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执法队伍的铁军形象、文明形象,争当“石首形象”的代言人。突出“执行力是第一能力、狠抓落实是最大本领”两大主题的实践,全面提升城管队伍步调一致向前进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深化“721”(七分服务、二分管理、一分执法)服务式执法,践行人民至上、服务至上的思想,让“城管蓝”守护好石首城区的“烟火气”,让“城管蓝”成为石首城区最靓丽的底色。
自然资源与规划局
问题剖析:
一是城市规模与人口发展不相适应,我市人口约47万,中心城区规划惠及人口35万,城镇化率高于一般水平。二是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投入大产出小,价值潜力没有充分释放。三是城市配套建设与市民需求不相适应,生活便利度不高。
整改措施:
一是对《石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阶段成果进一步征求意见,聚焦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形成指导性意见。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工业企业宗地分割登记模式改革,精简环节,压缩时限,为企业发展便利服务。三是提升城市服务能力,从交通、教育、生活、医疗、居住等方面优化城市布局,对城市生活配套用地适度倾斜,激发消费潜力,提升生活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