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1500万升级!预计4月底投产→

荆州市金土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公司)是石首市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占地2万平方米,具备2.3万吨标准粮食仓储能力和年加工8万吨大米的生产能力。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今年1月,金土地公司全面启动升级工程,淘汰旧设备,引入全新生产线与技术,并重塑生产经营模式,构建大米全产业链体系,以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规模持续扩大。

步入金土地公司厂区,随处可见拆旧立新的繁忙景象:推土机与挖掘机轰鸣作业,清理场地;废旧设备堆积待运;扩建的钢结构厂房巍然耸立,车间内技术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装配新设备。

在仓储方面,金土地公司对原有的6000吨稻谷仓库进行了准低温仓改造,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同时对1000吨的成品仓进行了恒温改造,增加大米保质期和保鲜期,让大米品质始终如一,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更放心。公司还投入近300万元升级低温烘干设备,更新后的烘干设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烘干能力更强,更加节能环保,烘干出的稻谷品质更优。“这次设备更新升级的一大特点在于实现原粮的长期保鲜,类似于将大米放进了冰箱。”金土地公司生产负责人蔡德福介绍说。

在生产车间内,许多崭新的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智能化、数字化设备,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品质,还可以提高出品率3%,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5%以上。新增的400吨的智能化真空生产线及机器手码垛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强了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而且,升级后的设备能够高效除尘,车间达到无尘化,更加环保。

作为一家大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金土地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推广“鸭蛙稻”,助力地域品牌发展。金土地公司以此次全面升级改造为契机,建立了5000亩示范种植基地,采用优质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实施鸭蛙生态种植模式,种植出无药低肥的绿色环保生态鸭蛙稻。同时,该公司与合作社及农户紧密合作,采取订单模式种植,以高于市场普通稻谷10%-20%的价格回收订单稻谷,激发农户种粮热情,目前订单种植已覆盖农田3万亩。

“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是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蔡德福说,公司采用从田间到餐桌的溯源管理,确保大米品质可追溯。金土地公司已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等殊荣,其“天鹅洲”牌大米更是屡获粮油展会奖项。此次一期改造投资约1500万元,预计4月底投产。技改完成后,金土地公司的生产规模与产品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为石首市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张红芳;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