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公布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石首市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示范项目入选,并向全国推介。
一、基本情况
石首市位于长江中游,长江穿流而过。既是江汉平原杂交中籼稻生产优势区,也是区域特色优质水稻开发优势区。项目位于石首市团山寺镇、高基庙镇、新厂镇,实施面积3万亩。
项目围绕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以“减肥减药”为导向,修复和重构田间的生态田埂、生态沟塘、生态廊道等生态要素,恢复和保育田内生态肥力,整体构建良好的农田自然生态系统。结合石首首创“鸭蛙稻”绿色种养模式,提升农业产品生态价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主辅相协,促进田间自然修复。一是构建农田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网络。统筹项目区田间坑塘、田埂、灌渠、河网、机耕路等土地属性,形成农田生态网络。二是恢复农田生物多样性。对项目区范围内生态用地“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禁用除草剂。三是留足生态空间,营造生态小斑。利用田间沟渠,构建生态助养池,作为生态鸭蛙栖息地,栽植荷、荸荠等水生植物,形成田间生态小斑,为田间生物提供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提升农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石首市团山寺镇鸭蛙香稻基地
(二)以肥养田,恢复田内地力。一是全面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对水稻、油菜等秸秆,采取机械化粉碎秸秆直接还田,变废为宝成为生物肥料。二是实施休耕轮作。夏季种植水稻,冬季休耕种草。冬闲期间种植紫云英、油菜,夏耕前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三是增施生物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田地力恢复。
(三)种养结合,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通过“鸭—蛙—稻”种养模式,能有效解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农田污染。在水稻前期与鸭子共生,达到稻田除草、通风、活泥、造肥、吃虫等目的;在水稻抽穗后收回鸭子,再投放青蛙除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减药超七成,降低农田下游入河湖水质超标风险。
(四)全程监管,提升田间管理水平。通过“科技赋农”,打造绿色科技示范高效农田。在项目区安装5套农田“四情”监测设备,利用无线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作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实现科学管理。
利用“鸭蛙稻”绿色种养模式修复的农田
三、修复成效
(一)农田生态系统进一步稳定。通过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与修复,提升了生物栖息地质量,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工业化肥使用量减少超46%,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力已有效改善。
(二)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降低。实施的“鸭—蛙—稻”种养模式,对稻田的杂草生态防除、病虫害生态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90%,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达到92.1%。项目区内池塘、灌渠总磷、总氮等水质指标明显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夯实了流域水生态安全屏障,为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粮食根基进一步筑牢。“鸭—蛙—稻”种养模式助力实现“一田三用”、“一水两养”、“一年三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升7%,亩均综合收益提高20%,让“田”更健康,让“稻”更生态,让“民”更富裕,对长江中下游水稻绿色发展起到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凸显。目前,石首鸭蛙稻种植面积已达到5万亩,建成示范基地5个,稻米精深加工延伸出米、酒、糍粑等地域品牌产品,年利润达960万元。“稻+鸭+蛙”协同种养模式已成功入选湖北省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十大引领技术,稻田生态协同种养技术规程也作为湖北地方标准向全省推广。(通讯员:肖浩、张勇、吴勇臻;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