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为先、中西并重、未病先治……看石首如何传承中医药发展→

一大早,石首市中医医院名医堂赖济民医生的门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患者慕名前来问诊。42岁的张树森患有腰椎病,工作性质使然,连日来的起早贪黑让他不堪重负,疼痛犯时,连腰都直不起来。前些天,他找到了赖济民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诊疗,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中医治疗疼痛病的效果确实不错。”良好的干预后,让张树森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近年来,石首市民对中医接纳度逐年提高,市中医医院名医堂内,古色古香,四周墙面上布满了中医元素,前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整个上午,坐诊的医生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和现在的场景不同,过去,基础薄弱、人才缺失等因素严重制约石首中医药事业发展,石首市中医医院一年的中医药营收额一度只有100万元左右。

如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石首市中医医院名医堂医生杨振平认为,要拓宽延伸全市中医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就是扩大中医诊疗覆盖面,而“深”则是提高诊疗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23年6月,石首市正式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全市15个乡镇办区均开设“中医馆”,2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成立“中医阁”,18家中医诊所和209个卫生室(站)均具备一定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市内全覆盖的同时,如何让这些中医诊室发挥应有作用,成为石首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疗效是解决市民对中医信任问题的最好药方。”杨振平说,和过去看中医大多以调理身体为目的不同,当临床证明中医对呼吸道疾病确有疗效后,中医诊室的甲流、乙流患者明显增多。

为提升中医诊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石首市中医医院特邀4名省专家和2名荆州市专家轮流坐诊,杨振平、赖济民、沙永松、全茂达、张先广5名各有擅长领域的名老中医成立名医工作室,让患者选择更加多样化、精细化。同时,医院还通过提供调剂、复核、精准、配送等“一站式”服务,解决患者“候药难”、“煎药难”问题。在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加持下,通过中医诊疗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中医药营收额大幅增长。“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杨振平说。

“不能误导患者,更不能神化中医。”杨振平认为,中医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辨证施治、手法和内服外调等方式,对于治疗疼痛病、失眠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但对于肿瘤、糖尿病及各类器质性疾病多用于辅助治疗。“当然,石首确实有肝癌患者通过中药干预后,寿命延长到5年的案例,但每位患者的脉相不同,即便是相同的药方,疗效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器质性病变,不能误导患者放弃西医。”杨振平说,始终坚持中西并重,也是石首中医后备人才培养时所传承的理念。

2021年到2023年,石首市共选派251人次中医药工作者到省级、荆州市级医院进修学习。“传承发扬中医药学,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石首市卫健局中医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石首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改扩建项目已完成财政审批,石首市治未病中心全面开建,上述项目建成后,中医人才成长途径和梯队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体系。”杨振平说。在过去,因为诸多因素影响,石首市名老中医的行医心得和秘方几乎断了传承。“像‘唐古金丹’一度十分出名,我们多次找到了唐老医师的后人,依然没能还原出药方。”对此,杨振平十分遗憾和痛心。石首中医药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眼下,石首中医们正在全力做一件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那就是取百家之长,将每一位医生对各类病症的独到见解和诊疗方案汇编成册,供后来者借鉴参考,把石首中医药学的精髓真正传承下去。(记者: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