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林桂花鱼

由石首枫林酒业联合石首市作家协会、石首市融媒体中心、石首市弘道文化有限公司举办的“大美绣林,传承千年”“绣林酒陶藏杯”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以下为征文选登,一起来欣赏。



绣林桂花鱼

                             作者:唐征祥  

锦绣如林玉石首,

美山美水美人家。

绣林之美,如诗如画,有诗为证:“自古绣林存十景,何人为入图画看。”(宋.黄庭坚《绣林十景》);

绣林之美,光润玉颜,自古而然,有《三国故事》之(刘皇叔迎娶孙尚香)为证。

绣林风水宝地,山美水美人美自然不虚,可是你又听谁说过自己家乡不好、自家儿女不乖不漂亮的?!所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不过是一张天下人介绍自己家乡的通用名片。

这几天冥思苦索就想别出心裁地、具象地讲讲绣林小城一点什么特别的地方。正如前叙,绣林整座城毫无疑问是完美的,它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现代城市建设皆令人赞叹。但我笔力不够,惊鸿一瞥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常言道:烟出文章酒出诗。于是乎另辟蹊径,拎一对“绣林陶藏酒”,招几个文朋诗友,满大街找来跟去,渴望遇见惊艳的地方传统美食不辜负拎着的这一对刚出陶缸的绣林美酒。

绣林镇的美食琳琅满目,腊肉炖柴笋、腊肉炖竹笋、桃花山罐煨土鸡、三鲜鱼糕、牛骨头、牛肠子火锅等等……,限于篇幅不便多加介绍,就讲讲吃鱼吧。

石首是多湖之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承包风起,竭池而渔,搞得湖底地毛草光,水质污浊。2017年始,政府下决心收公蓄养,希望三、五年可恢复一些生态,所以随便想吃湖鲜却并不容易。

浩浩长江奔腾不息,出三峡,过江陵,始见秀峰,巨石砥流,调头东向,人云石首。又盘旋蜿蜒,九曲回肠,此段江水故而蕴藏丰富。鲩鱼、鲤鱼、麻鲶、刁子鱼;白虾、银鱼、鳡鱼、黄鮕鱼,种类繁多,味道鲜美。中华鲟俗名“黄鱼”,几十年前是可以吃的,身长丈余,用板车载市,比而今的猪肉摊案还要壮观。中华鲟鱼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不可以再这样随便吃、这样粗暴对待了。不过这个“一级保护”现在似乎意义并不大,因为中华鲟鱼已几近绝种,你保护一个空名号有啥用呢?现在试着人工繁养,人工繁养是可以吃的。

九曲长江段,最最珍贵的河鲜当数鮰鱼。

鮰鱼又称长吻鮠,俗名江团、肥沱。肉质细,味道鲜,肥而不腻。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诗里说的与河豚齐名的“粉红石首”,就是鮰鱼。因为它总是栖息在石洞中伸出头,好像石头长出了脑袋,所以也叫“石首”。也有一种说法讲,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途经湖北石首,吃了久负盛名的石首鮰鱼,听了前所未闻的石首民谣“鮰鱼石首有,名字叫石首,白天歇石洞,晚上戏回流”,于是便有了这首诗。熟悉这首诗的人越来越多,能吃上“粉红石首”的人却越来越少。搞不好三年五年之后,石首鮰鱼也会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之列。

唉,颠来倒去都是些吊人味口,诱人垂涎的掌故。在“石首江湖”到底有没有一款寻常巷陌皆可饮食,堪与“粉红石首”相提并论的佳肴?

有的,这一款佳肴便是“绣林桂花鱼”。桂花鱼又名季花鱼、鳜鱼。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早在唐代有诗人张志和盛赞鳜的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佐证了桂花鱼的珍馐,是淡水食用鱼之上品。同时,鳜肉性平、味甘,有补气血、益脾胃之功能。

在石首城区绣林镇上有两处美食区吃桂花鱼最有名:一处位于笔架山路老检察院巷子,逼仄街道两旁的餐馆被人称为“鸭棚”。荆州城里人吃寻常餐馆叫下“秧馆子”,石首人说去吃“鸭棚”,都有很随便、不拘礼的意思在里边。鸭棚这边做桂花鱼一般是清蒸、红烧或清炖。进门一句“家常味”,厨师便会埋头料理起来。原材料新鲜,味道就会鲜美,肉质就会细软爽口。青椒是最好的佐菜,待粘稠、白色的汤汁香鼻的时候放进锅,效果就显现出来,鲜香微辣,撩人心痒,按捺不住,有食客常常围绕锅台指指点点,猴急猴急,象是饥饿了半辈子的“饿痨鬼”。石首寻常人家都会做这道名菜,而城区餐饮业中最最有名者是万里、万德才兄弟俩,市南岳中学对面的“湖光山色”、市政府宿舍旁的“金象餐厅”做“家常花鱼”、“干锅花鱼”、“干锅翘刁”,兄弟俩应该算得绣林城首屈一指。

另一处有名的地方在解放中路红绿灯附近一带,大多也是一些简陋的“鸭棚”,但其桂花鱼的烹调方法与笔架山路迥异,味道更接近湘菜,辛辣是突出特点。鱼要新鲜也是绝对要求,但新鲜的桂花鱼却不及时烹饪而是腌制一天半日待水分有些收干再下锅,这似乎又与徽菜“臭鳜鱼”的做法相似。可是,你如果按照“臭鳜鱼”的方法来做“绣林干锅桂花鱼",那就大错特错,做出来的味道、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首先在水中清洗干净活蹦乱跳的桂花鱼,宰杀后千万不可再清洗,霜一丝丝儿盐,要匀,脊背肉厚处划几道刀口,在通风处凉干。非它莫属的配菜是过了油锅的猪肉皮和脆口的咸菜。佐料豌豆酱、尖辣椒、生抽、白醋、生姜、大蒜是不可少的。咸菜铺底,肉皮(过了油锅的肉皮外形与过了油锅的笔架鱼肚神似)居中,风干的桂花鱼洗净揩干稍微油煎再放干锅最顶层。不要担心鱼不会熟,盖上盖,菜总是先从顶层熟起的。比如蒸蒸菜,嫩爽的蔬菜碎片裹了米粉在底层,大块的猪肉堆在上面,粉蒸肉熟了,蒸菜才会同时熟。

干锅桂花鱼辣里透香,香伴脆生。辣味的原料是石首三宝之一的“七姊妹朝天椒”,七支细长的红椒并蒂生长,状如贵妇的纤纤玉指,似张似合,时张时合。

食客常常先吃锅底的肉皮和咸菜,再吃盖顶的鲜鱼。没有鱼的鲜腥,肉皮寡淡无味咸菜干涩闹心;没有肉皮、咸菜夺味,桂花鱼腥腻上头,容易让人生出满足感。肉、菜、鱼三样掺和经干锅煮、蒸、烤,三种味道缠绵渗透,浑然天成,香、辣、鲜、爽佐酒拌饭,人啊仙啊,如醉如痴,腾云驾雾,牵肠挂肚!

许多地方都有桂花鱼,而绣林桂花鱼却与众不同。首先是它的外表,淡黄浅墨,稀疏错落,江河湖海泼撒在鱼的表皮,好一幅水墨丹青图画。

其次是它的肉质,少刺,嫩滑酥软,涎糯爽口,煨出的汤汁看似玉肤凝脂,浓烈醇香,不浑浊,喝一匙满嘴生香。尤其是那被称作“标花”的绣林桂花鱼,斤半十二两,油盐姜葱之后,一缕缕鲜香味穿墙破壁直入骨髓,能够留得住时空。

这几年提出长江大保护,休渔期不准大捕大捞,一人一杆一钩倒是允许,可钓上来的桂花鱼可想而知该是多么的珍稀。如果能吃上一盘正宗味道的“绣林桂花鱼”该是多么的幸运,是多大的口福啊!

绣林是湘鄂边重镇,湖南的烟湖北的酒是前辈人的闲话唠嗑,现而今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湖广物产早已深度融合,不分伯仲。而偏偏得洞庭碧波万倾灌溉、饮长江九曲回肠柔情的江湖河鲜,却不被时间混淆,任你到北上广深甚至漂洋过海,也都能吃出鄂南味,吃出魂牵梦萦的石首绣林味儿!

四季分明的沃土,有滋有味的江湖,不会一忽儿炎夏一忽儿隆冬。高低起伏,循序渐进。气候如此,物产如此,人情温婉、真诚如此。譬若“绣林陶藏3”,一坛酒,有春的温暖夏的炽烈秋的丰沛冬的深沉与冰清;譬如绣林桂花鱼,一款美食,藏天地之灵方域之风亘古之本源,纯生态,少添加。一壶玉液酒,一盘桂花鱼,一曲绣林美,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