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林城的温馨

由石首枫林酒业联合石首市作家协会、石首市融媒体中心、石首市弘道文化有限公司举办的“大美绣林,传承千年”“绣林酒陶藏杯”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以下为征文选登,一起来欣赏。




绣林城的温馨

                 作者:刘军胜      

离开故乡四十年,家住绣林城,绣林的山绣林的湖绣林的人是我心中的挚爱。绣林的山碧秀,绣林的湖灵秀,绣林的人温秀。当代人咏诗:“丽山凌云立,荆江拍岸流。琼楼风彩异,碧树霞华浮。深港舟帆接,长街车笛声。绣林惊巨变,大镇变新猷。”绣林是一座温馨的城,绣林是一座动感的城。

温 醇

早上乘公交车上班,我在文昌小学站等候3路车,慌忙中上了附3路,反正可以到达单位,只是绕车落岗居委会、人民医院、一中、公安局转一圈远了点,耽误八九分钟时间,但在车上目睹了一件小事,令人感动!

文昌小学站同时上车的还有一位近70岁的老大妈,上车后大妈交车费没有2元零钱,手里只有一张佰元,请求好心乘客帮忙调换一下零钱,但乘客们手里没有那么多的零钱,有乘客劝大妈下车把佰元钱找开,也有乘客说大妈明知乘公交车需用零钱的,是故意为之,言下之意是想占便宜。大妈说自己有急事,没来得及调换零钱。看着大妈的一脸诚恳,一位大爷帮大妈调换了两张伍拾元,一位中年妇女再帮大妈调换了五张拾元,大妈又请求乘客调换一张拾元,车上乘客都没有壹元的零钱,司机对大妈说:“您坐好,看下站上车的乘客有没有不刷卡用零钱交费的”。车已行至江南名居站,陆陆续续上来几名乘客,但都是刷卡交费的。这时与大妈同座的一名年轻女乘客站起来,走到车前方的刷卡机处,对大妈说:“我帮您刷卡了,您安心乘车!”话语温和,甜甜的、暖暖的。大妈很感激,双手合掌:“谢谢您!好人一生平安!”

当这辆附3路公交车快行驶到一中西站时,大妈对司机说:“我在人民医院下车。”车上乘客告知大妈:“人民医院站点已过,您在前面站牌下,往回走三里路。”大妈一声惊讶,脸上露出无可赖何的表情,只能再绕一大圈了。车继续往终点站行驶,几分钟内未见反向而来的附3路公交车。车行驶到税务局旁的"爱国"小游园处停下来了,离前面粮食局站还有一百米远,乘客们感到纳闷,公交车没到站点怎么能随便停站,难道司机不怕罚款。这时,司机大声向对面街道招呼,原来有一辆反向附3路公交车刚停在育才双语幼儿园站,司机扶着大妈横过街道,将大妈交给了停站的那位司机,告知他大妈在人民医院站下车,并叮嘱大妈别再次错过下车地点!

一件小事,凸显小城的大文明。从小事做起,传递温暖,拒绝冷漠!每天有一点点的感动是幸福的,因为我生活在秀美文明的绣林城!

温 腻

每天在陈家湖公园晨炼的时候,我总会看见一位白发大妈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她的中风偏瘫的丈夫。

夏天清晨六点钟,大妈按时搀扶着丈夫一步一步走完公园里那一段300多米刷黑的柏油路,中间歇息好几次时,大妈用小棉毛巾替丈夫擦擦身上的汗水,累得她自己也是满头大汗。走完看似很短的那段路,却需大妈大伯俩花费半小时以上时间。我每次从大妈大伯身边走过时,因为感动就很关心地说说鼓励的话,要那位大伯坚强地战胜病魔,并祝早日康复,这样渐渐地我与大妈大伯熟悉了。

锻炼完后,大妈推着轮椅上的大伯一步一步走远了。每每这个时候,我便会驻足,看着大妈渐渐远去的背影,看着她与朝阳霞光融合一体,幻化成心灵深处那道亮丽的风景……

有一天早上,下着细细小雨,大妈大伯照例来锻炼。雨里,大妈打着雨伞遮挡着大伯,雨水淋湿了大妈的衣襟,淋湿了大妈的白发,但大伯身上一点也没有被雨水打湿。我望着大妈的背影,满眼的视角渐渐地模糊,那飘飘洒洒的雨丝,不正是大妈爱的丝丝情愫么?

在那小雪飘飘冬天的午后,我依旧看见大妈照样推着轮椅,只是大伯头上戴上了她编织的毛线帽,双手也戴上了她编织的毛线手套,脖子上围上了她编织的毛线围条,搀扶着大伯艰难地走完公园那段熟悉的柏油路。

雪里,大妈推着轮椅一步一步走远了,雪花落在大妈的身上、头上,在雪路上留下大妈一行深爱丈夫的脚印……。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不正是大妈温馨的爱,开出的无数洁白的小花么?这雪花,飘落在那段刷黑的柏油路上,也飘落在我心里。

春秋更替,寒暑往来。大妈那温暖的背影成为了春晓晨炼的号声;那搀扶的脚步和着夏的旋律;那手头摆动的毛巾呼唤着秋的风韵;那暖冬路旁的香樟落叶随大妈的踪迹流连。日复一日,大伯终于自己能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路了。

啊,善良的大妈,我的一位不曾相识的好大妈啊,我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是这样的激动和感动。我不知道,我眼里流着的是雨水,是雪水,还是泪水?……大妈,你呵护着大伯,温暖着大伯;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早晨锻炼的所有人。

温 馥

庚子鼠年,疫满神州,万巷寂寥,道无喧嚣,病毒肆虐。从正月初二开始,我疫中逆行,驻守绣林城界山口社区飞驰汽修小区五十八天,战“疫”历程至今历历在目。

小区陈大爷家住大垸镇北碾子村,忠厚老实,勤劳持家,以种田为业,年前来儿子家过年,受阻隔四十多天了。据陈大爷介绍,家里种了9亩油菜,承包了他人的10多亩小麦地,承包费每亩600元,小麦油菜收成后转种棉花,每亩地除去正常开支,亩纯收入1200元,还喂养了十多只鸡,一年的生计全靠种田和养鸡。陈大爷见疫情好转,天气逐渐晴好,担心着家里20多亩农田无人管护,棉花育苗的营养钵也无着落,很想回北碾子村,多次下楼到卡口咨询我怎么办理返乡手续。我和防控人员细细解答,并助力陈大爷早日回家。

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陈大爷需办理好接收证、健康证和通行证后,才能自驾私车过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回家。3月7日下午,陈大爷电话联系上北碾子村支部刘书记,请求开出接收证,但刘书记回答先由界山口社区开出健康证,再由村里开出接收证。卡口志愿者黄成平带上陈大爷的体温监测登记表,前往社区办理健康证,去社区办事的人多,大家都自觉排队等候,轮到陈大爷办理了,社区工作人员先要查看陈大爷的接收证,再查看陈大爷的体温监测记录,因陈大爷无接收证,只好无果而回。

第二天早上,得知陈大爷未办好健康证,卡口值班人员唐刚电话联系上北碾子村支部刘书记,再次请求村里为陈大爷开出接收证,详细叙说了陈大爷需回家的情况,村里网格员迅即将出具的接收证用微信发至陈大爷手机上。志愿者黄成平再次与陈大爷一起赶到了社区,社区办理人员查看了接收证,发现接收证只盖了北碾子村公章,无大垸镇防疫指挥部公章,按程序不能办理,黄成平又联系上村网格员,告知接收证须加盖大垸镇防疫指挥部公章,很快陈大爷的接收证再次传来,办完相关手续,黄成平骑上电瓶车,载着陈大爷赶往东方医院体检,拿到了盖有三个公章的健康证。

天空下着雨,卡口值班人员唐刚马不停蹄赶往界山口社区给陈大爷办理通行证,两人冒雨前往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告知通行证须载明车辆牌号。陈大爷既无私家小车又无动力摩托车,只有一辆电瓶车,电瓶车禁止通行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怎么办,小区门店的石首绿野肥业有限公司个体老板卢亚军,经审批准许营业,担负着全市春耕备耕农资配送,卢总路经卡口时,唐刚询问他的农资运输车近两天是否送农资去江北,可否顺便带上陈大爷过江回家。卢总爽快地答应:"支助农业生产,我义不容辞,请在陈大爷的通行证上载明我的车辆牌号鄂DSD599,就是不送农资去江北,我也专程送陈大爷回家。"

陈大爷是从城区回大垸镇北碾子村,申办通行证的资料必须上报到市防疫指挥部审批。第二天,卡口值班人员唐刚迅即办好陈大爷的通行证,因绿野肥业有限公司经理卢亚军的农资运输车去荆州进货,下午5点半返回到了石首,卢总顾不上休息,载上陈大爷的电瓶车,送陈大爷跨江返回大垸镇北碾子村。陈大爷上车时的一番感谢话语,朴实无华,言真意切。他高兴地说,在界山口社区飞驰汽修小区儿子家隔离近五十天,明早终于可以下田了。写诗赞曰:油菜花香冬麦醒,返乡北碾备耕忙。黎明锄舞春歌放,誓把金黄酿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