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稻正处于分蘖期,是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高发期。“三分种,七分管。”为做好病虫害防控,8月4日,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把脉问诊”,同时还借助无人机等先进“飞防”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增收。
在东升镇童子岗村,大型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整齐排列在稻田上空,将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洒在秧苗叶面上。
由于近期我市遭遇强降雨过程,导致稻纵卷叶螟持续不断迁入,且峰次多、时间长、数量大,再加上二代稻纵卷叶螟残虫基数大,造成我市田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世代重叠严重,且幼虫发生面积大、范围广、程度重,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刻不容缓。
石首市东齐飞防合作社社员雷全介绍,合作社7月初就开始防治,预约已经到8月底了。
我市农业部门采取统防统治的方法,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这种方式不仅防治效果好,也缓解了劳动力缺乏的现状,相比传统人工打药防治,每亩田的劳动力、药品成本降低了50%以上。市农业部门还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到水稻集中种植地块,对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据了解,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为54.5万亩,已完成无人机“飞防”面积27.5万亩次。我市还扩大监测调查范围和调查频次,全面实时掌握田间发生实际虫量。农业部门通过微信群、“村村响”及时向种植大户和各乡镇办区农户发布水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对水稻种植田块监测覆盖面达到100%,力争将病虫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全年粮食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熊铭 通讯员:石永芳;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