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下乡镇办招聘会,赔本还赚不到吆喝。现在,稍作改变,不仅企业找到了满意员工,还能让乡亲们就地就近就业,更让人社部门的服务获得了群众认可。
1月10日,石首市大垸镇文化广场,一场由石首市人社部门举办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捧。
当天,14家企业到场,提供715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87人,其中3家农村合作社提供247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53人。
这份数据在以前的线下招聘会中并不多见。背后,折射地是石首人社部门转变工作思路,精准施策,靶向供给人社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与以往不同,这次招聘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场,传统工业企业不再是“主角”,当地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石首市山水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成为“用工大户”。
“合作社近期用工多,砍莴苣,翻土地、育种苗,都需要大量劳力。”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清华说,人社部门的“零工驿站”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零工驿站是石首人社部门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服务平台。它的出现为灵活就业人员和雇工需求方就近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平台不大,却胜在灵活。
“随招随去,年纪大点的也没关系。”大垸镇普圣寺村村民叶祖英今年51岁,招聘会上,她在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找到了一份种菜工的工作,每天能赚100多元,感觉很不错。
“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加上疫情过后,工作也不好找,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我们也知足了。”58岁的普圣寺村村民胥吉香也在零工驿站找了一份育苗的工作,补贴家用。
有的工厂喊“招人难”,不少工种缺人,而农村专业合作社却雇人很容易。思路一变天地宽。石首市人社部门正是瞄准了这一劳动力供给的矛盾,针对性改变人社服务的对象,让就业信息供给更精准,农民合作社招工更便利,农民工就业更有保障。
当前不少县域,出现了劳动力供给出现老龄化趋势,青壮年不够用,年纪大的人无法胜任工厂岗位,留在农村才有自己适合的位置。石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强介绍,新年伊始,石首市人社部门还密集推出10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供需对接、安全有序、稳定就业”的原则,重点摸排、统筹协调、强力推进,帮助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记者:车荣华;责编:邬雨洁;审核:袁飞龙)